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从嫦娥一号到三号,我校有三位校友,为承载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奔月之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 |
陆本魁,我校1959届校友,卫星精密定轨及其应用研究团组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天体力学和人造卫星动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是嫦娥探月工程的测轨专家。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嫦娥一号卫星探月之际,陆本魁主持制定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调相轨道段海上测控采用的测轨、预报方法和地月转移轨道段、月球捕获轨道段、环月轨道段的轨道预报方法,为我国卫星测控中心的基础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
陆建华,我校1981届校友,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与空间信息网络技术、深空测控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嫦娥探月工程的通讯专家。陆建华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陆建华团队研究的新算法,成功解决了嫦娥二号卫星的通信问题。 |
严俊,我校1975届校友,国家天文台台长,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工作,是嫦娥探月工程总体部首席科学家,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曾经代表中国向世界公开发布了我国首张月球照片。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发射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时,严俊组织了北京、上海、乌鲁木齐、云南四大天文台的联网测轨,将中国测轨精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
目前,严俊正忙于制定此次探月的科技目标、测算有效科学荷载,并期待着“玉兔”月球车抓取月壤在巡视器内进行分析,传回有关数据。 在嫦娥三号登月之际,家乡的记者辗转采访到他们中的两位,校友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母校通中真挚的感情。严俊告诉记者,在通中度过的5年学生时光、简单快乐的记忆,特别感谢校园里博爱包容的人文环境以及老师们宽容理解的胸怀,给了自己一个自由生长的良好状态。陆建华在回忆母校时深情感叹:“我是在乡村小学和初中启蒙教育的,考入通中后,校园里深厚的人文学养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通中的风骨是历史积淀而成的,就像南通人的性格,有坚韧的进取精神,还有朴实、敦厚、安静内敛、不是张扬的准则,让人终身受用。” 百年通中,英才辈出。回首来路,通中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和创新人才;展望未来,学校将秉承“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校训,贯彻“办好精品高中,促进多元发展”的办学方针,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
人民网、南通网等媒体对三位校友对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如下:
人民网: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12/02/272402.html
南通网:http://www.zgnt.net/content/2013-12/02/content_2264066.htm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