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学校在新健雄馆隆重举行“老三届”校友毕业纪念活动,为“老三届”校友颁发毕业证书。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校党委书记韩明飞,副校长刘忠保、朱全中、沈惠祥、陈建云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郭毅浩局长以及校领导们为“老三届”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老三届”学生代表向当年的老师们献上代表感谢和敬意的鲜花。
韩明飞书记代表学校向筹备本次活动的“老三届”理事会表示感谢,向接受毕业证书的校友们表示祝贺。时任学校领导张廷栖、老教师代表徐博良、“老三届”学生代表王良元以及在校学生代表孙越分别发言。 |
郭毅浩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代表市教育局向“老三届”校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向母校通中表示衷心的感谢。郭局长指出,这次活动的举办是百年通中认识深远、思想解放、决策果断的集中表现,这集中反映了通中“诚恒”校训的精神百年延绵,一以贯之,通中人是尊重历史,乐于担当,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这次活动不仅增值了通中的教育财富,更是对通中学生的极好的教育资源。
与会人员观看了“老三届”校友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当天下午,老校友们按班级进行了班级活动,在观看专题片、分发毕业证书之后,师生们共叙旧谊。
我校“老三届”(1966届、1967届、1968届)高中与初中毕业生共涉及6个年级、24个班级、1021人。由于“文革”的历史原因,当年他们只领到了代替毕业证书的“毕业证明信”。50年后今天,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已年过花甲,但是他们对母校的情感依然炽热,他们渴望通过补领毕业证书的方式永远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南通市教育局和母校通中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组织开展了本次活动。正如郭毅浩局长在讲话中所指出的,百年通中是思想解放的,通中人是敢于担当的,这次活动的举行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为“老三届”毕业生补发毕业证书的先河,同时也会对晚辈后学起到铭记历史、珍惜当代的深远的教育作用。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日报网、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网易新闻中心、扬子晚报网、星岛环球网、江海晚报、南通网、江海明珠网、南通广播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后续相关报道:
南通中学“老三届”毕业生喜领毕业证
【编者按】2013年是通中“老三届”中1966届初、高中学生进校50周年。许多同学提出:在“文革”这个特定年代,“老三届”毕业生没有获得应该颁发的毕业证书。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老校友们对母校的情感依然炽热,对当年的师生情、同学情铭记于心,对携手继续走好人生路充满期待和信心。如今“老三届”都已退休,但对没能获得母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却心存遗憾。尽管这一纸证书已经没有实际的效用,却是老三届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段难忘的母校生活的印痕。母校理解并深切关怀自己孩子的心情和祈愿,决定为这批特殊的学生举行迟了近半个世纪的毕业典礼,补发毕业证书;同时藉此增值通中教育资源,为通中难忘教育积累“诚恒”财富。10月20日,南通中学在新健雄馆隆重举行了“老三届”校友毕业纪念活动,“南通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本次活动。
下面是“南通网”对本次活动的报道:
“老三届”毕业生展示刚刚领取的毕业证书。 记者 许丛军 摄
当年,南通中学“老三届”学生因“文革”原因没能领到毕业证书,昨天,他们重返通中——
“请各班班长上台领取毕业证书……”看着老班长们从南通中学校领导手中接过一摞红色的毕业证书,台下的不少“老三届”学生百感交集,红了眼眶。
时隔40多年
终领毕业
南通中学1966届、1967届、1968届高中与初中毕业生(统称“老三届”)共涉及6个年级、24个班、1102人。由于“文革”原因,他们没有领到毕业证书。
1966届初中毕业生、海军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管铮告诉记者:“社会上都称我们是‘1966届’,其实,我们是1963年进入南通中学,称为‘1963届’更为准确。 ”几个月前,管铮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学生时期其他时间段的毕业证书都有,独缺中学的毕业证书。管铮在通中校友自己创办的“通中人”网站上发问:“我们应该在1966年中学毕业,然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们在1966年中学毕业了。学校既没有宣布,也没有文凭依据。 1967年的‘复课闹革命’我们也参加了,表明我们当时仍然没有毕业。 1968年下乡插队,我们的身份是往届毕业生?在校学生?还是通中代管学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的中学阶段算何时毕业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
管铮的文章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回应,“通中人”网站编辑部代表通中“老三届”学生向母校通中提出了一个请求:“何时可以获得认可我们在通中毕业的文字依据?或许这份迟到的‘毕业证书’对于我们这些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对于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来说,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 ”“老三届”学生的这一愿望获得了市教育局与南通中学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10月20日,近800名“老三届”学生回到母校,接过了迟到45年的毕业证书,他们通过补领毕业证书的方式永远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经历沧桑
师恩校训永不忘
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均已年过花甲。他们中有的成为共和国的高级将领,有的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书画家。几十年的岁月风霜丝毫没有冲淡他们对母校的热爱。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向我们的老师深深鞠躬!”颁证大会现场,“老三届”学生向部分通中老教师送上鲜花,以表谢意,全场掌声久久不息。
“老三届”学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王良元回忆:“在南通中学,我们享受到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开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在相对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学校尽力为我们创造了难能可贵的学习环境。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家孩子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他们日复一日让我们品尝和享受着文化和精神大餐,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绝对无法被撼动的。 ”
74岁的老教师徐博良说:“‘老三届’学生中大部分人参与了上山下乡运动。很多人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与困苦,但他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成为各行各业的模范和骨干。不少学生将他们的作品送给我,从作品中,我看到了‘老三届’学生对事业的热爱、忠诚、勤奋、才华和成就。 ”
“老三届”毕业生向老师鞠躬致谢。记者 许丛军摄
翻过这一页
人生开始新征程
“在长江和黄海交汇的地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毕业证颁发仪式后,由“老三届”学生组成的合唱队唱起了校友任海泉、王建新作词作曲的歌曲。王建新说:“拿到迟来的毕业证书,就是要向这段历史告别。我们才60多岁,翻过这一页,人生开始新征程。”
王建新是“1968届”的,只上了一年学就回乡,1975年返城后,他被分配到第一人民医院药房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王建新报名参加了。他回忆:“当时要考两轮,初考后,全市医药系统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王建新最终考取了南京药学院。 1981年,王建新被公派去意大利留学获取了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澳大利亚、美国工作。 2009年,王建新被聘为南通市高级经济顾问。 2010年,王建新决定回家创业。如今他已经在港闸区陈桥街道创办了两家公司,涉及深冷技术和成人疫苗生产。王建新说:“这两个项目,国内企业都涉及较少,我有信心将其做大做强。”
管铮仍然在从事船舰方面的研究,他告诉记者:“最近,又有一项国家计划,他们找到我,我一定会发挥余热,尽力而为。”
王良元说:“我们有过艰难曲折,我们难免走过弯路,我们需要反思,甚至我们还可能要忏悔,但只要我们秉承和发扬母校诚恒的校风,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要学会保重自己,重视健康,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我们就无愧于今天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南通中学毕业证书,无愧于通中‘老三届’的称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