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秋节期间,在江西南昌求学的我校2013届校友达锬通过高二6班曹嘉懿同学转来一篇散文《故乡!故乡!》,以此表达对故乡南通以及母校通中的思念之情。达锬曾被评为通中“2011年度校园十大明星”之“文明之星”。全文如下: 故乡!故乡! 来南昌后一直没有下过雨,只是时而有阴天罢了。天空上的云彩和水汽使得远方的山时隐时现,只是到完全放晴的时候才能看到其全貌,真的像一幅淡淡的画。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一支烟囱正挡在画的中间,让人无可奈何。 |
军训如梦一般度过,11天,真的很快。许多事情真的都是发生的时候不觉得,结束之后才发现那种白驹过隙。这与高中生活很类似,我一直说,貌似才觉得高中军训才开始,符老师还站在诚恒楼的班上迎新,居然就结束了,真的很快。不过初中似乎没这种感觉,个中缘由还需细细品味。
只是现在我希望大学生活能变得充实一些,能够稍稍融入南昌这座城市。
记得在南通的时候,我在电台做了一期介绍南昌的节目,自己妄图从历史掌故中推测南昌的城市性格,现在才发现这是书生的迂腐之见,想了解一座城市,想凭借史书上的之乎者也,真是有些幼稚。许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体会,他人之训不过只是一点参考吧。
对南昌的理解,也许浅薄,但如果论及对南通的理解呢,自己似乎就有许多话要讲了。
南通并不大,历史不长,名气也只是一点,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子,这是实话,无论如何两天就能玩下来。从一个角度上说,许多南通人都想走出南通,而且希望走得远一点。自己也属于这一类人,可是一旦离开了南通就仿佛开始眷恋这里,寺街的臭豆腐、北濠桥下的包子,居然都成了心驰神往的东西。小小的通城,真的很美好。
也许这就是故乡的味道。
记得过去读诗歌,常为古代诗人离家之苦而感到矫情。现在自己也成为了游子,古代交通还不便,在现代便捷交通的自己,居然也有了这种感觉,也许不管天南海北,只要是远离故园,必然会产生对家乡的思念吧。与古人一样,可能是人类的本性。
有人觉得有家人的地方就是故乡,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细想又不一定非要是这个样子。曾看过许多旅居东南亚的老辈华人的自述,他们的妻儿孙辈都和他们住在一起,可他们内心仍然有强烈回家的愿望。许多外国王室、政客遭遇政变,举家逃亡海外,可他们的子孙仍然希望回国一看,注意这已经不是第一代了,这大抵就故乡的力量促使他们拥有不顾一切回家的冲动。
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在简单的文字中表现了几十年两岸隔绝中人们的复杂心里,其真正令人动容的出发点居然一个“乡愁”,可见故乡的强大。这仍然与政治有关。想起崔颢的千古名句:“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让愁愣是加上一丝美学况味。而这种感情远比王勃的《滕王阁序》真挚的多,也更能够打动人心!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翻开日历居然已经是中秋。这种感觉愈发强大,故乡还是那个样子吗?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将心中的故乡表现出来,可是却真的很难挤出时间,不过,我相信故乡也能够谅解我。因为那里有自己熟悉的山山水水,有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入相思泪。”且暂不学共沾襟的小儿女。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要彼此惦念,那皎洁的月光就是一面帘子,我在这一面,家乡在另一面。李白是这样,张若虚是这样,苏轼也是这样,现在这轮圆月属于我,也属于天下所有的游子,但愿这皎白的月光能将我们的思乡之情投射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上。
故乡!故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