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第三课时间,我校“牵手传承通中精神”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科学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该活动是由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牵头、学生处主持、校团委协助展开的大型持续性教育实践项目。活动中,在校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将以班级为单位与各届校友建立“牵手传承”结对关系,常年开展访问老校友的互动活动,并通过班级日志博客等方式记写发布通中人的故事,包括当年在校和后来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故事;活动的主旨在于通过与历届校友的持续交流沟通,全面挖掘百年通中深厚的历史资源,努力传承“诚恒”校训表达的通中精神,充实近年我校“难忘教育”实践的内涵,提升“精品高中”办学理念。
这是自2009年百年校庆以来最大规模的历届校友代表大聚会。出席启动仪式最年长的校友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毕业的1948届徐峻霖先生,最年轻的则是本世纪前10年毕业不久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才俊。出席启动仪式的特邀嘉宾包括市二中、市三中、启秀中学、旅游中学和市第一初中等市局直属学校的关工委负责人,以及江苏省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周报》记者邓园。启动仪式由学生会高二分会主席陆昳睿(左图)主持,高一和高二年级32个班的代表出席。 |
在各届校友中,新中国刚成立时校友自编的《通中人》油印小报1949届校友编辑黄正平先生等、后来接过油印小报编撰任务并改版为《通中人》期刊的1958届校友编辑单守桁先生等、再后来在前辈校友引导下创办“通中人”网站的老三届校友编辑肖正德先生等、上月“通中人”网站启动青蓝工程开始参与网站工作的1976届校友编辑张薇丽女士等三十余人均光荣佩戴“通中人”校友编辑记者胸牌出席启动仪式。
全体校友和来宾观看了通中百年风雨传奇校史短片后,校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韩明飞热情致辞:“百年通中是一座文化和精神的富矿,通中精神无疑是其中最珍贵的宝藏,是百年通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源泉,是我们学校,也是通中学子的核心发展力。” 韩明飞还向1963届校友、已退休的通中前副校长姚侃先生颁发捐赠证书,表彰并衷心感谢姚先生将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手的珍贵纪念品奥运火炬捐赠给母校(下左图);学生会高一分会主席孙越从前辈手中接过象征通中人心系祖国、通中精神代代相传的光荣火炬(右)。 |
姚侃先生朗诵了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全家三代通中人对母校的一往情深。姚先生说:母校对我影响最深、让我受益最多的就是“诚恒”校训,她对我在中学时代开始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了巨大的正能量作用。姚先生勉励在校学子:象习总书记所号召的那样“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孙越同学(左)代表在校的三千学子发言: “诚于做人”,我们要从校友身上汲取思想与道德的力量;“恒于学问”,我们要从校友身上汲取知识与创新的力量;今天,牵起校友的手,我们感到道德与学问的力量在你我身上延续;谨遵校友的谆谆教诲,我们满怀希望迈向未来。牵手校友,温暖与关怀常驻你我心头;心怀通中精神,我们就有奋勇向前的力量!让我们牵手校友,共同传承通中精神! |
“通中人”校友网站主编、1966届校友肖正德先生(左)在“让通中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的主题演讲中回忆起48年前1968届高一年级演出《一代一代往下传》节目,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歌词: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进,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我们高举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一代一代往下传...... 肖先生说:当年唱这首歌,上演的是传承通中精神具有象征意义的理想版;而如今上演的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让通中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的现实版。 |
肖先生说:这就是从1949届校友创办的《通中人》小报,到1958届校友编印的《通中人》期刊,再到老三届校友主办的“通中人”网站的历史传承实践。这一历史传承已延绵长达60余年。今后我们一定积极参加“牵手传承通中精神”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与各届校友和在校有关班级的联系,及时、认真地做好对这一主题活动的报道,借助“通中人”网站这个平台,进一步弘扬通中精神,让通中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
第三课的下课铃声响起,启动仪式结束。高一和高二年级各班的同学举着班级标牌(上图),将校友们迎到自己班上,在各自教室里举办“结对传承通中精神”主题班会。按照同学们此前的联络,每个班分别与跨度约20年的两届校友相认交流,并讨论后续的活动计划。
右边这幅是班会课的镜头,几乎所有看到照片的人都忍不住动容:那老者的神情、那背景中的少女、还有那“曾经的通中岁月”文字,无须任何解释,谁都知道这里深藏着永生难忘的故事。 是的,通中人只讲故事,通中精神长存于校园激情故事之中,长存于后来人生历练的风雨故事之中。通中人将用自己的笔把故事记写下来,让后来的通中学子领会前人与国家民族进步发展过程的生动关系。通中本就是中国教育的精彩样本。 |
以下各图均为班会课镜头。有关班会课的精彩过程详见后续报道。
读到上面这幅图,忍不住再补充一句:他是《通中人》期刊副主编、参加过中国两弹建设的1958届校友刘锡鹏先生,他的父亲是我校老校长、著名化学家刘石生先生,从新中国成立到老三届的几乎所有校友都是刘石生先生的弟子。相信在校生读了这幅图和这段文字,将更深刻地理解“代代传承”的力量之所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