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通是我们的家乡,全国10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身为南通人,我们对家乡南通有多少了解呢?特别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很多学生对南通的历史文化、人文掌故、名俗风情尤感陌生。为了让学生对家乡多一份了解,多一份热爱,上周六我校历史老师张健带领北极阁史学社团的几位高二学生参观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老师全程陪同讲解。以下是参加活动的学生写的随笔。
览濠滨之苑 忆通城故事
高二1班 成琳
座落于濠河之滨的博物苑精致而典雅,像极了这里的人们,赋予通城特别的灵气。这是第一座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创办者张謇先生所希冀之“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延续到了今日,南馆中张謇所题之“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也贯彻于新的时代。
自小感叹于河滨之苑的秀美与历史悠久,却不曾踱步其中,细细回忆通城故事。在一日薄雾弥散的早晨,随着历史课张健老师的讲述,我们走入通城历史,徜徉于彼时的大街小巷。老师从远古时期谈起,像是领着我们走过了时间轴,点滴的故事涓涓而集,逐渐在我心里汇聚成一个通城的形象——人杰,地灵。而时间轴上最浓厚最绚烂的一笔,莫过于张謇先生所画上的。有幸的是,我们可以跨越时间,在同地异时走进濠南别业——结束张謇先生近20年居无定所的地方。
绿荫丛中,红青色相间的英式建筑格外抢眼,我仿佛看到设计者孙支厦先生在他的母校旁边尽情发挥着才情与天分。相同的赞美它定是收获无数,可残酷的摧毁它也未能幸免。老师讲述道,抗战时期,这座建筑作为日军警备队本部驻地,伤得是千疮百孔,言辞中不乏可惜之意。
谈到可惜,我不禁联想,历史的进程总是在可惜中有所进展,有所收获的。可惜初营建时,没有支持没有资金没有藏品预备,却有着张謇先生坚定的信念,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可惜被侵略时期,珍贵藏品抑或是惜存景物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掠夺至他乡,万幸经过多年的漂泊,总该是回到它归属的地方;可惜动乱之时,辨不清黑白是非,历史的意义被无辜销去,只待一次次整治修建,重焕新生……历史将无数时间的节点,地点的结点,事件的接点紧密相连。从一件文物,我看到了一个通城,看到了一个中国;从老师的一句话,我听到了历史,听到了人们的呐喊,听到了一个人性世界。
两个多小时,我们忘却了绿树林荫外的嘈杂,就那样一点一滴浸入历史,呼吸着同百余年前一样的空气,回忆通城的故事。老师和我们都不曾注意时间的飞逝,因为与那千年相比,我们足够渺小。回到家中仍意犹未尽,便捧起通中的校本教材《国宝探秘36讲》,延续彼时此时的羁绊。
视频点击播放:参观南通博物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