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暖阳,爱心涌动
——校园爱心奉献先进典型采访记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播撒着爱的希望。
三月通中,全校师生正热情投入到“两学三服务”活动中去。通中校园也涌现出了许多爱心奉献的先进典型。在今年的爱心捐款活动中,许多班级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奉献爱心。其中高三(12)班捐款近5000元。该班项云帆和冯奕涵两位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为此,3月16日中午,校记者团特地采访了他们。
项云帆同学在本次捐款活动中捐出了自己共计1400元的黄晓群嘉逸奖奖学金。以下是记者对他进行的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项云帆同学,你在本次捐款活动中捐出了自己所有的奖学金,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请问你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项云帆(以下简称为项):奖学金本身是学校对我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捐出这笔奖学金也是我对学校的感恩与回馈。而且在颁奖时,秦思奕先生所说的话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我平时也没有太多用钱的地方,所以如果能够把钱用在有需要的同学或老师身上,我觉得这样会更有意义。
记:捐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但是毕竟还是有少数同学认为“事不关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项:其实我么身边还有一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同学,他们平时需要省吃俭用来维持生活的开销。虽然说捐款并不是一项硬性的任务,有些同学报以这种态度,我们也无法去上纲上线地批评指责,但可能是他们对于捐款这件事的意义想得局限了一些。如果能够把自己可以节省下来的钱物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在解他人燃眉之急的同时,对我们自身的成长也会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因为我的行为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记:对于你全数捐出自己的奖学金,你的父母支持吗?
项:我的父母是非常赞同的。我妈妈也是通中毕业的,她当年也有过把奖学金全数捐出的行为。这是一种通中人精神的传承吧。所以,对我来说,这更是理所应当的有意义的事。
冯奕涵同学在通中的三年,每年的捐款活动中他都要捐出一千元钱。平时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去年底,还获得了校园十大明星“文明之星”的提名奖。以下是记者对他进行采访的内容。
记:冯奕涵同学,一千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你能够做到每年都捐一千元,是怎么想的呢?
冯奕涵(以下简称为冯):对于一些在物质上需要帮助的老师和同学,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他们,我觉得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举动,所以其他也没想太多。
记:除了爱心捐款,你是否也经常参与社区活动或社会公益呢?
冯:像这类活动平时也会参加一些,像学校每年的义卖、社区服务等,这也是丰富我们中学生阅历和提高自身修养的必要途径。
记:对于捐款这样的献爱心形式,你是怎么看待的?
冯:我个人的想法有两点:第一,不管你的受助对象是谁,我们应当树立平等的意识,捐款心态要好,既不是拿来显摆的,也不是被逼的,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到别人;第二,捐款是一种显性的举动,我们更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心奉献不是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的,而应该内化为我们的一种自觉习惯。
凡人义举是通城沃土丰厚的滋养;崇德向善是通中儿女无悔的追求。这两位高三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在三月的暖阳中,学校“责任奉献”主题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信在优秀学长的精神引领下,全体通中人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将奉献之志永驻心田,让关爱之花开满校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