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通中校徽,高原上闪耀:
“挥洒青春风采,历练实践成长”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9年西藏生暑期藏区宣讲及社会实践活动简报四
七月,高原之上的西藏虽不及滨江临海的江苏酷暑难耐,却有着一群火一般热情的通中学子奔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实践于农牧区广阔的天地,追寻于优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江苏省南通中学西藏生藏区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图谱中,高二“4+1”自选项目之一的“挥洒青春风采,历练实践成长——城镇学生社会调查及志愿者服务”无疑是9个实践项目中实践内容最丰富、关注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今年,我校高二西藏生70余人选择城镇实践项目,按地区组建了拉萨市实践1-3组、林芝市实践1-2组、日喀则市实践1-2组、山南市实践1-2组、昌都市实践小组、那曲实践小组和阿里实践小组,共计12个小组。各小组与分布于7地市“南通中学西藏生‘爱我祖国、爱我家乡’励志宣讲团”相结合,在组织开展自治区统一部署的宣讲任务的同时,来到藏区初中学校宣传内地西藏班,开展义务帮学;走进当地企事业单位采访实践,促进生涯规划;步入当地博物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民俗馆或文化展示地开展实地调查,并采访藏戏面具制作大师、唐卡艺术传承人等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近距离地体验传统藏族优秀文化;前往社区、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在当地重要的文化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和垃圾清理……他们将在南通中学的德育成果和影响带回西藏,用自己的实践在家乡服务社会、增长见识、提升素养。
至7月底,12个实践小组陆续开展了城镇实践活动,部分实践小组发来了活动简报。
拉萨市第1实践小组活动简报
(通讯员:高二1班 德曲)
组长:旦增罗珍
小组成员:旦增罗珍、德曲、次旦曲珍、米玛拉姆、普尼玛、旦增伟色
活动1:7月14日 历史文化探寻,参观驻藏大臣衙门遗址和根敦群培纪念馆
7月14日,我们小组首先来到了坐落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的驻藏大臣衙门遗址。一位年轻的姐姐为我们作讲解,她说陈列馆所在的藏式传统大院名为“冲赛康扎康”,是三层藏式楼房,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我们一行人跟随讲解员来到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宋、元、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和治理的介绍,展览通过展厅陈列、复原陈列、场景展示、图版展示等形式,展出各类展品数百件,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之后,我们来到根敦群培纪念馆,馆内面积不大,馆内只有3件文物是复制的,各种历史文物的展示、生动的人物事迹介绍展现了著名爱国诗人根敦群培伟大的一生。我们边参观边感受着根敦群培不惧困苦、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更体会到他热爱祖国、热爱西藏的情怀,敬佩他一生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不懈奋斗的伟大事迹。
活动2:7月22日 走进优秀企业,参观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西藏地区的龙头企业,甘露藏药声名远扬,在制造优质药品的同时,也传播着独具特色的藏药文化。今天,我们来到这家著名企业探寻藏药文化。刚进入企业的展厅,就有热情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藏药的历史。我们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却对藏药文化不够了解,这更加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西藏作为藏医药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引领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而甘露藏药始创于1696年拉萨药王山,堪称中国藏医药发展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藏药核心品牌”。所产藏药以配方正宗、用料地道、工艺精湛而著称。炼制秘法七十味珍珠丸、仁青常觉等技艺,在传统医学体系中都是异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参观了工厂操作车间。参观前按要求穿上消毒的白大褂并佩戴口罩,从中感受到药厂对卫生安全的重视。参观中,我们一边观摩藏药的制作过程,一边进一步了解了甘露藏药公司的品牌故事。“甘露”是藏药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我们不仅为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也深深敬佩那些百年来为传承和发展藏医药的先辈们,更感到自己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
山南市实践第1小组活动简报
(通讯员:高二1班 索朗卓玛)
组长:索朗任庆
小组成员:索朗仁庆、扎西卓嘎、旦增次央、嘎珍、白玛康珠、嘎玛群宗、索朗卓玛
活动1:7月29日 寻访传统文化,参观杰德秀围裙农牧民合作社
7月28日下午,我们实践小组的成员陆续到达了活动的目的地:杰德秀,这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古镇”之一,素有“围裙之乡”“氆氇之邦”的美誉。满怀憧憬的我们更是一群幸运儿,恰逢赶上了当地传统的节日——望果节。一下车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身穿各种样式颜色的藏装。在当地人民热情的招待下,我们长途奔波的疲惫感也烟消云散,随着日暮的降临,一同回家,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7月29日清晨,我们精神抖擞,身着具有通中校徽的校服,徒步前往第一个实践基地——邦典厂,探访传统手工业的企业。邦典是藏族妇女的藏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是一种五颜六色、细横线条的氆氇(藏袍原料),后来成为藏族妇女喜爱系在腰间的装饰品,也就渐渐成了藏式围裙的代名词。邦典技艺相传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文成公主的氆氇服装便产自当地。2006年杰德秀镇邦典编织技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达目的地后,相关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邦典的来源、制作方法、材料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原料中必须使用杰德秀的水,它是最主要的秘方,用这边的水染色的话邦典不容易掉色,而且色泽鲜艳,质量可靠。邦典制作给当地群众带来丰厚的收入,是一个既能脱贫致富,又能保护传统工艺的一举两得的办法。
活动2:7月29日 环保志愿活动
参观完邦典厂后,我们就相约前往赛马场。场地上人山人海,赛马的骑手们穿着艳丽的服装,腰上配着短刀和弓箭,骑着骏马在场地中潇洒。比赛十分精彩,观众们在一旁欢呼着。
比赛临近结束,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少,那隐藏在人群中的垃圾也开始露出真容。我们在一旁不由感叹这些被在场的人们制造出来的垃圾,真是今天赛马场上最大的败笔。阳光照射下,这些花花绿绿的包装纸异常刺眼,我们行动起来,展开清扫。令我们意外的是,周围路过的村民们看到我们都在拾起地上的废弃物,也纷纷过来帮忙。周围的村民们都夸我们懂事、有素质,他们看着我们身上的校徽,不禁赞扬“南通中学的学生,好样的!”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我们用行动传播了环保理念。
活动3:7月30日 社会帮扶,服务贡嘎县养老院
7月30日,是我们实践活动进行的第三天。我们一到贡嘎县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这里,准备帮年迈的老人打扫房间,陪她们聊天。本以为老人们都因为行动不便,可能房间里的卫生情况不太好,但出乎意料的是老人们居住的房屋都非常的干净整洁,都是老人们自己打扫的,他们觉得尽量不要麻烦养老院的保洁员。这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空巢老人,于是我们挑选了几位比较健谈的同学陪老人们谈谈心。
房间里充满了老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藏香。这一刻,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大伙儿们还替保洁员阿姨帮一对行动不便的聋哑老人把屋子仔细地清扫了一遍,当我们离开时这两位老人用手语表示感谢,我们也用不太熟练的手语向两位老人表达衷心的祝福。
离别养老院时,回头看见正门上挂着几个醒目的字:“一心想着老人,一切为了老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将来能更好服务社会,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养老院这一行,让我们都受益匪浅!
山南市实践第2小组活动简报
(通讯员:高二2班 加央卓玛)
组长:土登吉扎
小组成员:土登吉扎、加央卓玛、索央、扎西拉姆、达娃央金、次旦扎西
活动1:7月7日 社会帮扶,服务山南市儿童福利院
清晨,我们满怀激情来到山南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管理老师热情地接待我们,她带我们在福利院四处参观,我们看到女生宿舍楼前一些大孩子在给小的扎辫子,一些互相帮忙洗头,洋溢着幸福的感觉。
简短的参观后,我们一起劳动,将操场周围和草地旁的垃圾清理干净,管理员老师也加入我们的劳动,一边给我们细致的讲述着这所福利院。这里大部分孩子来自于那曲,只有少部分是山南的,年龄最大的上大学,最小的上幼儿园,平时都会去学校,周末才回到福利院。福利院就是他们的家。劳动中,这里的一些孩子也特别积极地加入到我们当中,看上去阳光开朗。
活动2:7月7日 寻访传统文化,参观艾巴仓活动中心
下午,我们在一间茶馆找到我们这次采访的主人公——尼玛次仁,是一位西藏本土作家。他在空余时间经营着一家名叫“艾巴仓”的茶馆,在茶馆里有一个大大的摆满书的书架,整个茶馆都充满着文艺的气息。
交谈中尼玛次仁邀请我们去山南少年宫参观他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在他的推荐下,我们告别茶馆直奔少年宫,我们特意参观了藏文书法班。我们也体验了在“木板”(用来练习基本藏文书法的工具)上写藏文。从未有过的体验让我们兴奋不已。
在藏文书法班里大多都是幼儿园或者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尽管年纪小,但都十分认真听讲,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
活动3:7月8日 走进学校,帮学扎囊县中学
我们来到了扎囊县中学,与一群即将进入初三的学生进行学业上的交流与帮扶。组长土登吉扎分享了他在内地求学的经历。加央卓玛为即将参加期末考试的同学进行了复习指导。然后我们以面对面座谈的方式和80余位同学以及老师进行对话交流,畅谈理想。
活动4:7月8日 走进优秀企业,参观扎囊样噶次仁金果藏帽厂
扎囊样噶次仁金果是山南市知名的藏式帽厂。该厂除了生产帽子,还生产藏式靴子、藏式纯山羊绒和绵羊绒制的鞋子,其制作本身也是传承了藏民族的传统手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厂里的负责人带领我们在生产车间参观,每一顶帽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如今这种纯手工制作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参观了工厂的产品展示厅,当看到这么精美的民族艺术品时,我们由衷敬佩这些传统工艺的制造者,感叹民族艺术文化的绚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