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鸣唱送祥瑞,玉犬欢腾纳新福。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
在传统的元宵佳节,南通中学高一西藏班的同学们齐聚在南通市友谊社区,参加了“‘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暨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一起享受民俗文化的盛宴。
活动伊始,城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维维致辞。她热情的微笑,真挚的言语,表达着对我们西藏班同学的欢迎和喜爱。她耐心介绍了社区着力打造的“民俗文化,精品课堂”品牌活动。他们将着力新的一年里,在各个社区开展传授剪纸、粽编、陶艺、花灯制作等传统技艺的活动,把弘扬民族精神的工作深入到社区,做到“文化乐民,文化惠民”。在场的同学们虽然身处室外,冒着严寒,但心中倍感温馨,倍受鼓舞,对活动充满期待。
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次活动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南通灯彩非遗传承人何祥林老师带来的形形色色绚丽多彩的纯手工花灯:玲珑剔透的宫灯,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淡雅清新的荷花灯,舞姿婆娑的仙女灯……何祥林老师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年近花甲的何老师多年潜心于中华传统文化,花灯制作与民俗传承、学习、研究。何老师说,商业化发展的今天,会制作“手工花灯”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了。这里面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手工花灯”耗费精力,没人愿意学习这门技术;一方面,“手工花灯”时令性太强,成不了劳动者衣食住行的经济来源。何老师多年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这种对传统文化坚守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而后,何老师邀请现场两位同学参与到制作花灯的环节中,旦增旺扎和达娃卓玛同学积极加入。何老师真是心灵手巧,几根竹签,几片彩纸,在他手中三扎两贴就成了一朵出水芙蓉。在何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两位同学也认真仔细地制作起了自己的花灯,当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溢出了开心的微笑,大家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们高一西藏班的学生们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歌舞《幸福的歌》。经典的藏族牧歌在我们耳畔响起,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艳丽的红色裙摆随着旋律轻轻扬起,旋成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洁白的长袖在风中悠扬舞动,像乐谱上跳动的音符。一首藏歌唱得人心神激荡,一支藏舞,不仅跳出了心中喜悦,更跳出了藏汉情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秉承中华精神,传承文化薪火,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齐心协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分享和交融,推进中华文化的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造福社会,造福子孙后代,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