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告诉我: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赵娟
在物欲横流的功利时代,潘雪峰老师秉持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专业信念顺利完成了出书处女作。从潘老师想写书、怎么写、写什么、确定书名、搭建书的框架、思考书的章节、推敲章节顺序、整合初稿、修改一稿、二稿、三稿;写前言、整后记、找大人物写序、排版、校对、封面设计、定稿出版,关注了潘老师出书的整个过程,不仅让我间接感受到了写书的酸甜苦辣,而且让我直接看到了潘老师专业知识积淀深厚、实践教学经验丰富、阅读广泛、工作踏实、认真,做事有恒心、有耐心,不管白天学校工作有多忙,晚上都会挤时间来完成书稿工作,这种执着精神感染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实了信心,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3月17日周日下午2:00——4:00,虽然外面下着淅沥沥的雨,但是并没有阻止工作室成员来南通中学行政楼一楼会议室拿书的决定。为此,潘老师也非常用心把亲手签名的新书双手送到了我们每位成员的手上,当时我们是既开心又羡慕。感觉成品书跟电子版的书就是不一样,有现实感、成就感,因此《我们走了多远——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实践》,也就成了工作室四月份必读书目之一。
之前受潘老师的委托,帮忙校对书稿,就把书看过了,但是每次看书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得到的收获也大不相同。要说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还是要算这段时间对这本书的学习、实践与反思。
首先,从书目来看,从副标题中一眼就知,这是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一段时间下的一本基于体育教学实践下的书,通过翻阅得知,起止于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整整12个年头,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就像笔者在前沿中提到的,十二年,在中国的文化中可以说是一个轮回了。而主标题是以问句的形式呈现的,借用新课改理念来讲,这就是把新理念正迁移到阅读书目的标题上,让读者一看就想阅读,想找答案,激发阅读欲望和动力。我们走了有多远?问得好!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总结,这样我们体育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远。
本书潘老师选择了课改最前沿、一线体育教师最关注的五大板块来执笔的,正文以案例+评析构成,共选择了50个一线案例,案例来源真实、地区广泛、内容多样,采用叙事的描写方式对经典、实用、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段、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案、教学案例、体育教学名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手段、校本课程成功案例、网络热点话题等做了细致阐述,与全面的诠释。同时潘老师根据每个版块的表述的侧重点不同,在每个版块所选取的案例数目也不同,《教育理念更新》11个案例、《课堂教学变化》14个案例、《教学评价改革》8个案例、《课程资源与管理》9个案例、《我们还在路上》8个案例。
立体章节前沿每章节的开头都有潘老师精心写下的一段文字,总结+名言同时呈现,有章节的立体感和引领感。这也是我比较喜欢该书的原因之一,有初读引领,反读回味之效。
经典案例标题每个标题都是每个版块的热点话题,联系课改前沿,抓住教师关注的焦点,聚焦实践课堂,有点睛之效,让读者易看、易懂、易学、易仿效。
实用叙事片段案例是正文的呈现形式,当每个案例都是以叙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描述,让读者易看就懂,大部分案例与片段,能过直接搬进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比如:P70页《改变知识传递方式》——摸线往返跑,应用实践探索法教学,看到后就把这个案例带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儿童语言相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出奇的好。P87页《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低头看天”学滚翻,“看天游戏”和“看谁坐的的快”两个小游戏,很轻松、巧妙的解决了低头接滚翻的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技能,达到身心双赢的学习效果。
独特视野诠析在之前看的很多书中,也是以案例+评析的方式呈现的,案例评析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显得有些敷衍了事,但是本书中的评析,视野独特,在诠释上述案例基础上,还结合了课程学、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理念等理论知识做了拓展与延伸,甚至有些评析后面也放入了新颖案例,笔者时而把我(读者)带进实践课堂,时而把我(读者)带进理论知识讲坛,时而又把我(读者)跳出体育学科看教育(如:P17页《关注儿童》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念),让我在阡陌纵横的文字中,与文本细语,体悟笔者的清词丽句的传情达意,时不时会书上贴上读书便利贴,帮助我消化与吸收阅读此书的营养值。
虽然,这是工作室的固定读书书目,但是我并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去敷衍了事的随便看一下的,而是在潘老师以及工作室成员热爱阅读、主动阅读、推荐阅读、交换阅读的思想下,潜移默化的感染我,把渐渐带进了热爱阅读、主动阅读、寻找阅读的书香世界。现在,在白天上班时间,我都会尽可能的抽出一节课以上的时间去《教师悦吧》看书,每当在闲暇的时候我都会拿上自己的读书笔记,把喜欢的语句摘抄上去,或者翻阅一下以前在笔记上留下的笔迹,感觉这就是一种享受,这就是一种休闲。
我们走了有多远,就看你阅历有多少、实践经验有多少,学习的求知欲有多少,努力有几分,行动有几分,就潘雪峰老师在后序里面说的:一是不要等所有条件成熟了才去行动,那么你也许会永远等下去;二是要不断行动,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使不成熟的条件逐步变得成熟。
总之,我相信潘雪峰老师的爱书、买书、藏书、看书、教书、写书的“书生故事”,会一直影响着我在教育的大道上不断向前走,影响着我们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专业成长。
以上是借这次工作室第二次阅读活动,我对《我们走了多远——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实践》这本书的阅读的点滴体会,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特别感谢工作室给我的这次阅读的机会。
最后,祝潘雪峰老师(师傅)书越出越多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