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程改革走到十年的时候就想写一些“案例+随感”型的文字,记录自己曾经走过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
在2010年远程研修的时候我写了一下一段话。
这十年,是思想革新的十年。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自主合作探究”、“关注个体差异”、“目标引领内容”,这一切已经融入了老师们的血液;老师们也开始尝试站到学生的身后去,让自己成为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习过程也变得多彩纷呈,富有创造性了。
这十年,是披荆斩棘的十年。不同专家对课程标准解读,让老师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纠结;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自我构建,很多老师的咬紧牙关,不坐等,不观望,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要硬趟出一条路来;新课程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让老师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只能一刻不息,永不停步地追求自身成长。这些经历有时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甚至有时是思想与行动几乎是痛苦的介入,但是在新旧更迭的这种切肤之痛的磨砺中,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新课程,认识新课程。
这十年,是前行着反思的十年。我们发现体育新课程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横空出世的天外来物,推到重来的另起炉灶。它是对体育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是对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吸收,是对体育教育所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的描述。理想的目标是无止境的,我们不断逼近,很可能无法完全企及,然而,这正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的时候,我们的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的重量,也有一份自豪和光荣。
在2012的夏天,在第一梯队暑期研修的时候,遇到了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刘坚老师,我们是老相识,我去火车站接他,他和我聊了一路,谈体育课程改革的变化,困难,其中谈到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些花絮,南北专家的意见分歧等等,我就借住案例的形式向刘坚老师说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刘坚老师很感兴趣。在第二天的报告中,刘坚老师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课程改革到底进行到了什么阶段,我就做了一个变化“我们走了有多远”,这就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本书是采用实践案例+自我评析的框架来完成的。
这种构想一是来自《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学编辑室主任余慧娟的一段话,余慧娟老师也是我们导师团的特聘导师。
余慧娟在《人民教育》2011.18如是说:
为什么中国本土经验总是难以生长出具有恒久价值的中国教育理论?
———因为我们对实践成果与教训缺乏客观的总结与梳理, 缺少深入研究与科学提升。
为什么那么多被认同的理念,却变不成课堂行为?
———因为我们严重匮乏这个环节的专业思考与研究支撑。
为什么有一些争论永无休止却毫无意义?
———因为我们在根本上缺乏实践关怀。
所以今天,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最需要的,不再是争论,不再是批判,而是实践层面的建设。提供教学案例,进行辩证思考就是这样的意图,也是一种自我期待。同时希望本书能够给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以启发,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找到一条理念与实践对接的理想之路,并且用有效的教学实践推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
这种构想二是要感谢教科室陆军主任,在前年陆主任送给我一本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肇丰的《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教师科研写作方法导论》,这本书从教师实践研究的视角出发,回应、探讨众多教师关心的问题和疑惑,对我这次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争论、学术对话,甚至出现了“改革过头”、“偏离方向”的声音。比如在体育课程领域进行的“自主会不会变成放羊”的大讨论、“南瓜和扁担进课堂”的大批判等。当然在这个进程中, 也有很多课堂, 成功地完成了漂亮的转身,出现了一批思想前卫、充满生机的实践研究悄然萌芽、生长, 成为了引领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他们都经历了一个“从理念灌输到自觉行动,从茫然无措到积极尝试,从被迫适应到主动创造”的成长过程,他们既没有全盘放弃传统, 也没有放弃对新理念的研究, 而是兼收并蓄、恰到好处地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之中,部分体育教师的选择、建构能力远远超出专家的理论想象。他们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最终积淀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可小觑的一种自我建设、自我修正的力量。可以说,体育课程改革向何处去,这个群体的“实践判断” 至关重要。因为新的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的践行到底能不能实现,他们已经给出了答案。我想只要有人做到了,应该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做到,至于目前能不能做到,别人做到了而我却没有做到,则需要我们审视自身的。
所以本书在构思的时候不是要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或怎样做,而是要告诉人们,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或怎么做的。
完成这本书过程很痛苦,特别是选择典型的案例,那一段时间是我的阅读量可以用疯狂来描述,在浩瀚的资源量寻找出有典型意义,能够代表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或者方向的案例真的很难。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托罗普斯工作室成员对我的帮助,他们不断地为我提供素材,不断地帮我寻找符合我要求的案例;更是在分析案例的时候和我一起进行交流,研讨甚至是争吵,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浸润、相互融合中我对案例分析逐步臻于完善。所以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团队成员与我一起携手走过,谢谢你们。
周兵,我的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科学学院教授。多年的关爱与提携让我不断成长,本次又花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进行审稿,并为本书作序。这个序不是时下流行的作者撰写,专家签字的那种,而是周老师在百忙之中一个字一个字斟酌过来的,还因为不能够在编辑规定的时间内给我稿件,打电话向我打招呼,更是让我对先生做人与治学的肃然起敬。先生在序中说了许多褒奖的话,但是我知道这是先生对我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将更加努力。在这里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在最后,对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这本书是学校全额资助出版的。在我写这本书的同时有一位浙江的朋友,书稿写好了,最后由于出版费用的事情最后胎死腹中。有人说幸福是比出来的,我深深体会到了幸福,深深体会到学校对我的大力支持。再次谢谢学校的领导对我的支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