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一年,《我们走了有多远——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实践》终于出版。从成文的时间量上来说,这是一本快餐;但是从有这个想法到出版的日期,那是一个相当长的酝酿和思考的过程。只是希望出来的不是一堆垃圾。——托罗普斯
前 言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期教育内涵的重新定位。因为这一观念的变化,所有课程教学的定位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生着变化,可以说是极大地冲击着陈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和秩序。这些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理论争论、学术对话,甚至出现了“改革过头”、“偏离方向”的声音。比如在体育课程领域进行的“自主会不会变成放羊”的大讨论、“南瓜和扁担进课堂”的大批判等。可是,走出这些声音,到教学一线去走一走、看一看, 却如此大相径庭。常态体育课总体上仍是程式化的讲解示范, 学生被动地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更多成为公开课的应景之作;至于 “南瓜和扁担”只是曾经的个案。可以说传统教学的巨大惯性深深影响着改革的深度与广度。
当然在这个进程中, 也有很多课堂, 成功地完成了漂亮的转身,一批思想前卫、充满生机的实践研究悄然萌芽、生长, 成为了引领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他们都经历了一个“从理念灌输到自觉行动,从茫然无措到积极尝试,从被迫适应到主动创造”的成长过程,他们既没有全盘放弃传统, 也没有放弃对新理念的研究, 而是兼收并蓄、恰到好处地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之中,部分体育教师的选择、建构能力远远超出专家的理论想象。他们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最终积淀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可小觑的一种自我建设、自我修正的力量。可以说,体育课程改革向何处去,这个群体的“实践判断” 至关重要。因为新的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的践行到底能不能实现,他们已经给出了答案。我想只要有人做到了,应该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做到,至于目前能不能做到,别人做到了而我却没有做到,则需要我们审视自身的。
《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学编辑室主任余慧娟说:
为什么中国本土经验总是难以生长出具有恒久价值的中国教育理论?
———因为我们对实践成果与教训缺乏客观的总结与梳理, 缺少深入研究与科学提升。
为什么那么多被认同的理念,却变不成课堂行为?
———因为我们严重匮乏这个环节的专业思考与研究支撑。
为什么有一些争论永无休止却毫无意义?
———因为我们在根本上缺乏实践关怀。
十二年,在中国的文化中可以说是一个轮回,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迈出新的步伐。我们今天的认识将被明天的见解所替代; 后天, 也许又一场改革将奔腾而来。但每一场改革, 无论成败,都要能为下一场改革提供养料。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日臻完善,趋于完美。
所以今天,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最需要的,不再是争论,不再是批判,而是实践层面的建设。提供教学案例,进行辩证思考就是这样的意图,也是一种自我期待。同时希望本书能够给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以启发,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找到一条理念与实践对接的理想之路,并且用有效的教学实践推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